曹操出行冲击港股IPO,三年亏掉70亿,等着上市“续命”?

君子如兰 政务 2024-11-14 1 0

曹操出行冲击港股IPO,三年亏掉70亿,等着上市“续命”?

文|翠鸟资本

“汽车狂人”李书福的新能源帝国,或再添一猛将。

近日,背靠吉利集团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再次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IPO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如果顺利上市,这将会是李书福的第10个IPO。 

曹操出行,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武侠气息,似乎暗示着吉利要在出行领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但据其招股书披露,曹操出行在2021-2023年期间,累计亏损近70亿元,至今未盈利。这一数字不仅揭示了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严重不足,也给其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曹操出行的压力,不仅在于亏损,还面临合规问题。海量罚单成为曹操出行的常态无疑又给本就艰难的IPO之路泼一盆冷水。

如今,同行中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早已经分别在今年6月、7月相继上市,落后一步的曹操出行,是否能够借IPO拯救危局?

1

三年巨亏70亿

曹操出行为吉利集团孵化,主要采用B2C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为吉利集团消化库存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出行服务水平。 

然而,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曹操出行经营业绩却陷入了“营收增长,净利为负”的窘境。

招股书显示,自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营收虽然持续增长,分别达到71.53亿元、76.31亿元和106.68亿元,但其亏损额却令人咋舌,其年度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70亿元。

究其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网约车平台陷入同质化竞争,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近些年曹操出行为了吸引用户,只能不断加大补贴力度,导致其营销支出不断攀升,拖压了盈利。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销售成本分别为88.99亿元、79.70亿元、100.52亿元,占同期收入的比例高达124.4%、104.4%和94.2%,3年累计达269.31亿元。其中,高额的销售成本便是源自庞大的司机队伍。

与此同时,随着网约车行业监管趋严,网约车行业的司机、服务、车型的管理走向规范化,也成为大势所趋。而随着滴滴等头部网约车平台转型为聚合平台,聚合平台的模式也逐渐成为主流。

此背景下,曹操出行同样选择抱紧聚合出行的平台的大腿,并实现了不菲的增长。2021-2023年,曹操出行自聚合平台收到订单的GTV分别为39亿元、44亿元和89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GTV的43.8%、49.9%和73.2%。

但是,聚合出行平台的流量也是需要付费的。

招股书中,曹操出行称,主要是由于向第三方聚合平台支付的佣金,由2022年的3.22亿元增加107.4%至2023年的6.67亿元。其中坦言道:“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处理大量订单”。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萧何。

网约车聚合平台的出现,让曹操出行“吃到了”订单层面的红利。但如果曹操出行与第三方聚合平台的合作中断,会不会造成可服务的订单数量出现大幅减少?曹操出行能否及时找到替代的聚合平台避免经营受到影响呢?

另一方面,重资产运营也拉垮了曹操出行的盈利能力。 

相较于嘀嗒的C2C模式、滴滴的S2B2C模式,曹操出行具有更强的平台掌控能力,同时定制车配备腰托、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等功能,可以让服务质量有更高优势,但平台定制车辆意味着平台需要同时承担车辆定制成本、保险维修成本、折旧成本等等。 

截至2023年末,曹操出行拥有一支约3.1万辆定制车的车队,成为网约车平台中最大的定制车车队,但这种重资产模式也让其面临着运营成本高企。 

招股书显示,2023年曹操出行非流动资产中自有车辆价值累计达24.69亿元,较2021年的21.66亿元增长了3亿元。 

此外,报告期内曹操出行就采购汽车向吉利集团及相关方支付的购买金额分别为2.56亿、13.23亿及17.7亿元,三年合计约33亿元。 

定制车差异化路线使得曹操出行在车辆方面的成本支出大增,进而导致其整体毛利率很低,2023年刚录得正毛利率5.8%。 

在亏损与重资产的双重压力下,曹操出行的资金链也日趋紧张。

截至今年2月末,其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9亿元,同期短期借款高达51.76亿元,资金缺口为42.77亿元。更为紧迫的是,曹操出行还面临着三笔近7亿元的债务急需偿还,其中最近一笔的还款期仅剩3个月。

急需现金流之际,或许正是曹操出行选择IPO的原因所在。

2

合规问题突出

对于曹操出行冲击IPO,在盈利能力之外,还有一种担忧,那就是在网约车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收紧之时,曹操出行还面临着合规问题。

近年来,“人无资格车无证”,对于曹操出行来说绝非个别现象。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曹操出行分别有23.09万辆、21.62万辆、30.73万辆汽车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订单,其中5.31万辆、3.42万辆、4.82万辆汽车尚未取得运输证,分别占车辆总数的23%、15.8%及15.7%。

同期,分别有23万名、21.35万名及30.51万名司机接受了曹操出行品牌的订单,其中6.21万名、3.84万名及4.79万名司机尚未取得网约车驾驶许可证,分别占司机总数的27%、18%及15.7%。

另外,曹操出行的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也是悬在其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今年5月底,一位女乘客通过聚合出行平台打车回家,接单方为曹操出行。 

这位女乘客途中睡着,醒来后发现司机在后座亲吻她,当即报警,同时向平台发起投诉,该事件也因为媒体报道而受到广泛关注。

据了解,最终曹操出行对该司机进行了封号处理。但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在调查过程中表示,由于司机上后座前就已结束了行程订单,行程录音也随之结束,所以行程结束后司机有无叫醒行为没有录音佐证,小区监控也拍不到司机在车内的行为,需要调取行车记录仪作为证据。但经后续沟通,平台方对她表示,该车是加盟车,即社会车辆,没有行车记录仪。曹操出行司机是否猥亵,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取证。

由此也暴露出,曹操出行在监管司机行为等过程中,或许存在明显漏洞。

据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4年上半年,曹操出行的订单合规率为85.2%,在前十大网约车平台中排名倒数第三。具体来看,曹操出行的车辆合规率为91.3%,司机合规率为89.3%。这意味着,每10辆曹操网约车中就有一辆属于违规运营。

网约车公司合规性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之一。曹操出行也在招股书中坦诚称,如果平台司机或车辆未能获得并保持提供网约车服务所需的执照或许可证,其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平台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或可能责令暂停、终止或大幅削减运营。

如果曹操出行的网约车合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那么,大概率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水平。

3

名不副实的“行业前三”

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企业,曹操出行专注定制车及车服解决方案。按总交易价值(GTV)计算,2021-2023年曹操出行位居国内网约车平台前三名。

但尴尬的是,这个第三名的含金量并不高。

以2023年为例,滴滴总营收1924亿元,曹操出行的收入仅为滴滴的5.5%;滴滴净利润5.4亿元,曹操出行则亏损19.81亿元。

很明显,曹操出行与滴滴的体量还差得很远。

如今,网约车行业在经过初期的野蛮生长后,正面临着增长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增速放缓,用户规模趋于饱和。另一方面,行业内以滴滴为主的一超多强格局已经形成,新进入者难以撼动现有壁垒。 

在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网约车的“下半场”,想要讲出新的资本故事,曹操出行把目光投向了有无限可能的赛道——Robotaxi。

汽车咨询服务机构IHS预测,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元,其中Robotaxi占比将达60%,规模将达1.3万亿元。 

曹操出行在招股书中表示,一部分募资用于投资自动驾驶,将与吉利集团合作部署前装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车辆,且正与业务合作伙伴启动无人出租车计划。

此前,曹操出行CEO龚昕透露了曹操出行未来五年的Robotaxi战略规划:两年内推出完全定制化Robotaxi车型;同时,结合9年来积累的出行运营经验,曹操出行将构建覆盖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应用将于2025年上线,2026年正式开放。

押注Robotaxi求突破未来固然很美好,但从Robotaxi起步相对较早的海外市场来看,Robotaxi在落地问题中也面临着大量新问题需持续解决。而且,随着L3级别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曹操出行还将面临更多竞争对手。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为其布局增添变数。

如何走向未来,这可能还需要曹操出行好好思考。